看了標題一頭霧水吧^^
布袋戲,今天要談的是正港台灣文化--布袋戲啦!
布袋戲的源起?抱歉,不在本文贅述。看看連結即可,本格是不作文抄公的。(夠志氣︿︿)
說起小時候會著迷布袋戲是有原因的
1.地點﹕廟庭,本來就是孩童聚集玩樂的安全場所
2.最好的聲光娛樂︰在電視、影不普及的當時…
3.不用花錢﹕布袋戲本就是敬神的,有人看更好,沒人看也無彷。
儘管有時聽不懂口白,但押韻的詩詞配上鏗鏘的南管,戲棚裡生動活現的布偶操作,舞台下沉浸其中的童稚;仍深刻在我30年後腦海印象中。
更大更精美的木偶,搭配新穎的電子音樂,眩目的七彩燈光,點亮撼動滿滿信徒的廟口。讓野台戲達到未有的盛況。再加諸黃大師進軍螢光幕的推波助燃,著實令全台陷入瘋戲的熱潮。最後,在“大有為政府的英明政策”下成為犧牲品遭到禁播。至此布袋戲(金光戲)盛況不在,隨著經濟過度發展,人們已漸漸不知信仰、文化為何物,教人痛心唏噓不已。
再起︰打斷手骨反倒勇(台語唸法:Pà-deng Chu-gu Den-dou-yung)
父親的不順遂,由兒子平反揚光。黃氏兄弟創立霹靂布袋戲,繼承父親電視拍攝經驗,加入尖端的聲光特效,拍成影帶,搭上80年代盛行的影帶出租形式為已經式微的布袋戲延續一絲生命線。或許老一輩批評新的霹靂布袋戲已不復當年的印象,但是又何彷!傳統技藝已然得以保留延續,甚至發展新意,成就一新的台灣文化。
至今超過千集的霹靂影集可以看出不斷進化的腳步,從戲偶的越見多樣精緻,背景音樂插曲主題歌從抄襲(大多為日本卡通)直臻自行創作;直逼電影效果的日益熟練的拍攝手法,再再表現出這2,30年來一路走來的台灣精神及文化。
近年來更成立國際多媒體公司將觸角伸至各個角落以至國際(大陸、日本、歐美)等。
※※※※台語俗諺及唸法乃格主自標,正確書寫及唸法表示待教育部公佈實施後為準。現在湊合著用先,見諒。
拉雜一堆,看看"中原群俠"的英姿
一頁書
詩號
世事如棋,乾坤莫測,笑盡英雄。
素還真
半神半聖亦半仙,全儒全道是全賢;
腦中真書藏萬卷,掌握文武半邊天。
葉小釵
征衣紅塵化雲煙,江湖落拓不知年,
劍痴刀狂世紛云,今將衣缽卸雙肩;
踏盡千山無人識,當初枉受盛名牽,
東風吹醒英雄夢,笑對青山萬重天。
愛落紅塵心已死,持刀抱劍了一生。
(抱歉他不能言,詩號自己唸了^^)
三口組:秦假仙、蔭尸人、葉途靈
眾生芸芸難貌相,海水滔滔難斗量,
平凡不是平凡客,世情百態掌握中
傲笑紅塵
半涉濁流半席清,倚箏閒吟廣陵文,
寒劍默聽君子意,傲視人間笑紅塵。
(口頭禪 : 你!罪無可赦!! )
佛劍分說
殺生為護生、斬業非斬人
莫召奴
有心無心,心在人間;多情薄情,情繫江湖。
談無慾
真神真聖亦真仙,通儒通道是通賢;
腦中玄機用不盡,統轄文武半邊天。
劍子仙跡
何須劍道爭鋒?千人指,萬人封;
可問江湖鼎峰,三尺秋水塵不染,天下無雙。
疏樓龍宿
華陽初上鴻門紅,疏樓更迭,龍麟不減風采;
紫金簫,白玉琴,宮燈夜明曇華正盛,
共飲逍遙一世悠然。
暫時就介紹到此。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電影:聖石傳說 的日文版本素還真的配音是著名聲優
子安武人參考資料: EPILI 霹靂網